人們在面對不熟悉的問題時,時常運用捷思法處理,也就是依據個人經驗法則來判斷的「當局者迷」,但往往會導致一連串的偏差決策。捷思法偏誤最為人熟悉的可能是錨定效應,也可以用「第一印象」來解釋,例如十年前20元就能喝到珍珠奶茶,當市面上出現70元一杯的珍奶時,你只會覺得這是不合理的,而不去考慮通膨或是租金爆漲的問題。
即使是最一翻兩瞪眼的統計數字,只要呈現的方式不同,一樣會出現偏誤行為,就好比手術的死亡率,當醫生告訴病人,這個手術可使「九成的病人痊癒出院」,或這個手術會讓「一成的病人死亡」,兩種說法雖然是一致的結果,卻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造成判斷的失準,以上種種不理性的認知偏誤,若改用AI分析,便能以謀取最高利潤為目標,不帶個人偏見地做出最科學經濟的決策。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開始使用AI協助醫療與法庭上的判定,以色列讓AI與執業律師比賽閱讀及釐清協議,內容包含仲裁、保密關係及賠償,最終AI完勝人類,在26 秒內搞定人類 92 分鐘才能做完的工作,愛沙尼亞甚至啟用AI法官,裁決7000 歐元以下的小額索賠糾紛,也許數十年後,「恐龍法官」就要跟恐龍一樣變成歷史了。
在台灣,許多流通業服務業開始嘗試以AI來探測客戶反應與市場趨勢,像是自動商品推薦與活動精準投放等,但由於資料庫的資料尚未有大數據的規模,故在AI進行任何判定之前,要先做好資料的校正與彙整,避免錯誤的內容影響系統誤判,而BI即是這類資料採集、整合、篩選、分析、設定的最佳解決方案,因為商業智慧能夠以鑽取功能對結果進行追根溯源,所以我們能保證自己得到的數字正確無誤、為資料的品質把關,更能建立資訊彼此之間連結的因果關係,並利用儀表板、KPI、BI報表等更有價值的圖表式分析,迅速掌握經營的缺口。
在許多構想上,都不難發現BI與AI的相似之處,例如BCG矩陣分類、預警管理、趨勢分析等,都是設定一個模型之後,經過不斷修正與驗證,最後再套用在其它資料上面,讓系統自動判別這個事件狀況是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差別僅在於BI是解析歷史、AI是推斷未來。據許多專案導入的統計結果證實,有BI經驗的管理團隊,對AI的掌控能力更游刃有餘,一再應驗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成功企業必身經百戰,面對多嚴苛的試煉都知道如何因應進退;而AI是留給準備好BI的人:產業升級不是一蹴可幾,對資訊的掌握度越高,越能有效地靈活運用、獲取利潤。
如果說5G是開啟智慧型社會的鑰匙,BI就是這場AI盛會的門票,您,準備好入場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