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圖,企業可自訂周轉週期,用BI將存貨分類成無周轉、正常周轉、中周轉、低周轉與極低周轉項目,不同的存貨類別再對應相關之改善路徑,如無周轉或極低周轉之存貨,不是用太少就是放太久,必須持續追蹤並妥善調配,而中低周轉之存貨,應依據歷史數據,建議合理的存貨水位,重新規劃耗用參數與調整安全庫存,制定超買管制與建議進料時間。
正常的存貨是可獲利的資產,不正常的則是負債,除了針對問題存貨加以改善,也要做好日常管理與異常預警,避免不必要之損失,企業能利用BI自動派送通知,進行進料的成本與超買管制、無計畫購料管制、成本該出未出管制、成品超入庫管制及無計畫製造管制等,使管理階層更易掌握關注重點。
下圖為BI存貨績效監控與預警面板示意,能將所有重點資訊一次呈現,並加入異常原因分析之備註欄位,如買太早、LT太長、買貴了、超入庫或遲交等事後檢討,有效抑阻問題持續或再次發生:
存貨分析是一條不斷精進的迴圈,一開始透過資訊診斷,將不同程度的存貨分門別類,再經由數據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以歷史數字判斷合理的存貨水位,進而優化補貨策略與採購時機,如下圖四個BI管報類別所代表的步驟,診斷分類、偵錯修正、主動預警與設定參數:
先診斷存貨績效,進行周轉分析、呆滯分析、庫齡分析等,快速找出需要改善的異常存貨,再藉由存貨績效面板、採購超交分析、採購交期差異分析、採購成本差異與降低分析、製令超入庫分析管理問題存貨,並以系統設定預警參數,如製令入庫無出庫、成品半成品呆滯、無工單入庫與無採購單入庫等,主動示警相關人員、及時修正以避免釀成更大損失;每月依呆滯趨勢檢視存貨策略,重新規劃參數,設定安全庫存建議表與採購建議表,穩紮穩打提昇管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