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驅動數位化轉型有捷徑
智能+研究中心蘇斌雄專家 工業 3.5 智造轉型演講精華
文:整理/黃子芸
發布時間: 2019-10-07 15:39:00
台灣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
台灣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趨勢已成必然,先進國家基於其工業的核心能量與自動化控制能力的專項,加上市場佈局,紛紛開始用一些先進技術做智能製造投入跟發展。但數位化轉型不是先進國家或大企業才玩得起的遊戲,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在這樣一個大的發展格局之下,怎麼樣先判定清楚我們自己核心的能力在哪裡?再來搭配大趨勢上面技術如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支撐才是關鍵!如果核心能力與業務價值藍圖沒有先做一些釐清,就貿然引入新技術,很可能在過程中才會發現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台灣過去積累了相當深的製造能力,很多製造的核心能力都在老師傅身上,因此如何把我們製造的核心的知識做內隱的包裝,擴散在內部,同時善用外部科技,將其放量、放大,才能發揮綜效。以台灣製造業的情境而言,感受最深的是訂單的轉化,現在的訂單大的很大,小的很小,能見度很低,在這樣的一個組合之下,如何維持既有的營運規模,或持續追求成長?其實對內部來講,有很多力量的拉扯與能力上的制約,因此如何開始善用外部的技術,讓我們在互聯、敏捷、智能跟持續學習上面得到助力,讓未來所有的業務過程數據都是通透的,並善用數位計算跟分析的能力,協助整個運作的過程更精明、更有彈性來做調度跟安排。同時把我們的核心能力,比如說產品設計、供應鏈的核心能力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就有機會去找到台灣勝過國外工業4.0的作法。
▲智能製造的三種價值領域
在思考數位化轉型與智能製造時,可先從企業的核心強項開始盤點,這些強項可以透過數位化技術揚長或補短嗎?傳統的製造領域分成產品鏈、價值鏈、資產鏈這三大塊的業務特質。產品鏈代表企業的重點是在創新產品的發展,關注點會在整個知識產權鏈的價值跟運作,怎麼樣不斷的開創新的產品,或透過流程規劃快速做好產品,賺取前期的超額利潤,如果以階段來講的話,關鍵就會在從知識產權類的過程中怎麼樣導入這樣一個創新的應用。價值鏈則是代表核心強項是在製造,能夠快速把設計完成的產品做彈性生產,從產品的生產、材料的供應到分銷出去,而產品鏈、價值鏈這兩種也是目前台灣中小企業關注的兩條主線。資產鏈則是對國外大廠或大型企業,例如塑化、鋼鐵等更上游的,基本上對他們運營來講,其實是要做一個比較長期的盤點之後做大的資本投入,通過資產的高效運轉和高效的運作來得到一個合理的利潤,所以他們過程中更在乎的是整個資產鏈的管理在運作過程中怎麼維持高效的轉化跟資產的高利用率。總而言之,必須先理解自己的核心強項與產品及行業所在的位置,在此戰略基礎和藍圖基礎上思考,再展開智能製造投入,讓我們在整個的升級過程中,是能確實達到績效提升的路徑。
數位化轉型頂層設計方法
鼎新電腦定義數位化轉型,是如何讓企業全體從策略、管理到執行過程中,皆充分理解數位化技術,同時以數位化的方式替產品跟服務創造附加價值,遞交給客戶。就鼎新這幾年面向兩岸企業所觀察到的事實,如果製造業將焦點只單純放在機械設備等自動化上,其實可以帶動的整體效益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同時思考決策自動化、作業自動化跟管理自動化這三者之間的平衡,需要持續探討及關注。不論數位化轉型或是智能製造,不能只以小專案、小任務例如單做視覺檢測來看,而是一個大的構面,更重要的是讓公司我們的核心幹部開始習慣用這樣的工具跟概念去想他的問題,把這樣的能力連接到我們組織內部,也唯有當我們的核心幹部熟悉以這樣的管理方式跟這樣的一個應用手段思考並解決問題,我們才算是在整個數位轉型的軌道上面持續的做進行。
▲鼎新電腦智能+研究中心 蘇斌雄專家分享數位化轉型路徑
培養數位化轉型的思維至關重要,當我們開始要做數位轉型的時候,有一個大的題目會去思考說我要往哪裡走,所以這兩年下來鼎新在面對客戶互動的過程中,有些客戶已有具體想法,我們可以照著原有的想法規劃藍圖,但也有大部分客戶一開始並沒有想法,鼎新也有辦法!我們透過頂層規劃建構藍圖,以整體規劃、分段實施、重點先行的一個步驟跟手法,協助企業先做一個快速的梳理,透過這樣的一個方向性的指導之後,再去發展出數位轉型的節奏與重點,在整個大的盤面上會讓企業有一個地圖可以按圖索驥的慢慢往做推進,過程中當然要制定各個階段要追求的一個經營的目標,所有的數位轉型如果找不到它經營的績效目標的話,那是沒有任何的意義跟價值的。另外鼎新也透過價值交付的手法,從知識到機制流程的梳理跟佈建,再結合工具的安排,以及監控和預警的方式,把這樣的一個數位管理迴圈置入到企業內部去,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來建構與實現效益。
▲鼎新數位化轉型頂層設計與價值交付方法
製造業數位轉型的路徑
大規模個性化訂製、研發製造數位一體化、彈性製造供應、全生命週期追溯、高效智能工廠... 製造業數位轉型命題看似很多很複雜,但思路可以先單純從「用數位化科技確保及快速的提升品質,同時以這樣的基礎邁向即時生產」展開,如果做得到的話,其實獲利與效益就會跟著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議中小企業的做法可以先從製造現場最常見的物流,意即物料跟物料之間的流動追蹤與進度這方面的開始著手,對現場的在製的移轉開始進行管控,接下來的話開始思考說我可不可以再把原來紙本的派工記錄到電腦裡面,去透過電子的傳遞,讓作業員直接做接收到派工,然後到接下來再安排大的產銷排程,搭配供需少量多樣的變化,到最後的話把它變成可視化的一個串聯,再結合設備聯網,把即時正確的數據收集回來,跟我們的戰情的營運監控協助我們去管理,最後善用AI的引擎來做處理,所以這一步一步的過程是可以逐步做實踐的,那以這樣的實踐過程,慢慢的調適出我們內部對數位化應用的能力跟經驗。綜上所述,不論是透過短期即時的數據協助製造現場活動的指導,或是把中長期的數據跟市場變化進行判斷,協助企業做數據驅動型決策,重點皆是需要把企業內部運作流程逐段的業務透過數位化串聯。包含製造現場的管理,從派工、物流、排程到營運戰情的閉環,如果逐段地將數據堆疊下來之後,慢慢的我們對企業的數位化的過程,就可以有個完整的全貌,而這些積累的數據基礎才能夠真正達到驅動決策之目的。
▲工業3.5 智造轉型研討會,鼎新電腦蘇斌雄專家( 右一),與同場講師清華大學簡禎富講座教授( 左一)、伯鑫工具吳昌旻特助( 右二),同致詞人鼎新電腦劉祐男副總裁( 左二) 合影留念。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