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2020!未來發展與應用
文:黃正傑 2020-04-28
發布時間: 2020-04-27 14:48:00
人類的機器人夢,能美夢成真嗎?
智慧機器人是人類的終極夢想。近期,由於電腦視覺、自然語言、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使得機器人能適應更複雜的環境,甚至與人類進行對話與合作。那麼機器人是什麼? 機器人如何在製造業應用呢? 本文介紹機器人在製造業的典型應用,諸如:辨認環境、物件抓取、行動規劃、環境互動等。
機器人是人類的夢
還記得原子小金剛、哆啦A夢、星際大戰R2-D2、鐵巨人、變形金剛、和人造意識/機械姬嗎? 這些存在於電視、電影裡的機器人,編織了人們對機器人的想像。人工智慧追求的終極夢想正是智慧機器人。
現今,從SONY AIBO (愛寶機器狗)、軟銀Pepper (機器人)到波士頓動力Atlas (人形機器人),似乎一步步實現人類的夢想。2018年,沙烏地阿拉伯第一位公民機器人Sophia搭乘飛機「貨艙」抵達台灣「演講」,吸引眾人目光,然記者採訪時,仍需事先提供提問稿、且提問內容不能超出提問稿範圍。到底現在機器人智不智慧呢?
什麼是機器人?
以下先摘錄有關機器人發展的歷史:
● 1500年前:人類發展機器來協助日常工作,如:埃及人利用「水鐘」來協助自動計時。
● 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爾 • 恰佩克創造了機器人(Robots)這個名詞。
● 1954年:美國科學家 George Devol發明了第一個自動化工業機器人Unimate。
● 1961年:Unimate機器人大量製造,成為工業機器人(手臂)的濫觴。至此,工業機器手臂比消費型機器人運用更廣,協助人類在工廠、倉儲環境中,進行搬運、組裝、焊接等工作。
● 2002年:iRobot公司發展Roomba掃地機器人,進入家庭日常家務工作。
● 2014年:軟體銀行(Softbank),發表類人型機器人Pepper,可以辨認人臉、與人類說話、具備表情及可自動移動的客戶服務機器人。
什麼是機器人呢? 美國機器人協會定義:「透過各種程式化動作完成各類任務,用於移動物體、零件、工具或專業設備,並可以寫入程式的多功能操作器。」機器人可能是以手臂、類人型、類犬型等形式存在,內部具備基礎機械構件、感測器、致動器、控制器、使用介面等功能。近期,由於電腦視覺、自然語言、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使得機器人控制器不僅具備規則程式,還具有學習型的推論引擎,讓機器人能適應更複雜的環境互動。
機器人在製造業應用
1950年代開始,已有各式機器人(手臂)運用在工廠中,從事焊接、噴塗、物料抓取、物料搬運、組裝、檢測等作業。現今,在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使得有更先進的應用方式:
1. 辨認環境:運用電腦視覺與感測器,讓機器人能彈性地辨認環境狀況。其中,運用雷射或攝影機感測器、機器學習技術等,可讓焊接、噴塗機器手臂更精確辨認位置以適應不同任務。例如:上銀公司Delta機器抓取手臂,搭配3D機器視覺輔助辨識,即便進料雜亂無序的擺放,機器手臂亦能利用吸盤取物至輸送帶上,減少人工排序前置流程。
2. 物件抓取:傳統機器手臂抓取表面多孔的基質、內容物若為液體軟包裝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包裝是一項挑戰。機器手臂必須針對抓取物件的特性,運用機械機構原理進行設計,無法快速適應環境,例如:換線生產、換包裝等適應問題。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可讓機器人學習各種物體形狀,透過電腦視覺辨識並抓取各種物體。例如:Google團隊運用大量抓取訓練數據及增強深度學習方法,讓機器人學習能抓取各種形狀物體。又如花王工廠產品檢測抓取作業,利用機器手臂導入電腦視覺,以利辨認時常改換的不同包裝形狀,進行有效抓取。
圖、機器人物件辨識與抓取(資料來源: Google)
3. 行動規劃:倉儲搬運自動導引車(AGV,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除了可運用視覺導引來協助行走、3D視覺環境辨認等,也可以在路徑規劃上進行改進。運用傳統路徑規劃算法,搭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可協助車子學習過去經驗,以動態避開障礙物或規劃最短路徑。
4. 環境互動:讓機器人能適應環境狀況,如:障礙物、不平整焊接口,甚至與人類相互合作、人機協同或機器間協同是目前工業機器人發展方向。透過電腦視覺、觸覺感測器,讓機器人感知環境變動或要求,以改變抓取力量、改變行動方向、等待或停止等。
人類編織的機器人夢正在逐步實現。運用新興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觸覺感測技術,將可協助機器人適應不同環境及邁入機器協同、人機協同方向發展。
黃正傑
你喜歡挑戰不斷隆起的技術高原、探索無限寬廣的創新領域嗎? 那麼我們是同路人。黃正傑,台大資管博士,協助鼎新進行前瞻技術研究與應用發展。歷經IT架構技術顧問、供應鏈管理顧問、軟體產業分析師等多項職務,並兼任文化大學助理教授。讓我們一起從創新與變革角度,探索新興技術!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