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喜食品_食品代工轉型自創品牌 創造企業年銷破億傳奇
精進管理 前進東南亞
文:吳筱涵
豐喜食品
發布時間: 2021-03-11 09:48:00
豐喜食品有限公司於2008年創立塔吉特(Touched)千層蛋糕自有品牌,引進日本蛋皮生產機器,學習相關技術作為品牌發展的根基,從網路販售跨足實體店,並打造全台首家千層蛋糕中央廚房,為千層蛋糕的先驅品牌,營業至今,已成功創下破億年收,亮眼的成績單並非幸運,堅持「品質、服務」為核心,才能夠站穩腳步,現正積極建立內部標準化數據管理,未來策略佈局以東北亞、東南亞等國家為新市場目標,期盼將成功的管理機制複製到海外市場。
逆勢突圍 轉型是生存之道
豐喜食品創立於1990年,發展初期只有單一產品「雞蛋布丁」,在當時提到雞蛋布丁,消費者只會聯想到統一企業品牌,面臨公司的存亡,豐喜食品董事長廖憲平重新尋找新通路,轉向接下大企業不想做的2條通路,外燴的附餐甜點及學校午餐團膳,果真突破困境,成功殺出一條活路。
靠著外燴、團膳的通路持續5、6年後,豐喜食品再次陷入困境,競爭加劇搶食這塊大餅,造成毛利趨薄,他認為:「如長此以往,公司會一直處在很辛苦的狀態。」不得不再思考公司轉型的策略。他到日本參觀食品展後,決定引進日本生產及包裝設備,加強研發差異化產品。
豐喜食品以新姿態「果凍」參加國際食品展,陸續獲得禮坊、郭元益、伊莎貝爾等注意,成為大企業的代工廠商,巧妙化解困境,堪稱是代工黃金年代。
某年,占總體營業額近16%的客戶卻停止下單,導致人力過剩、設備產能閒置,讓廖憲平警覺到不能對客戶過度依賴,「不是我們做的不好,不是我們價格不符合,而是他找到其它品項,我們自然就消失了,被替代掉了。」因此下定決心要自創品牌、掌握通路。
品質+服務 創下億元年產值
基於豐喜食品從代工轉換到服務業,以往員工對品質只是「生產」的觀念,現要擴展到「服務」層面上,要改變同仁的觀念不簡單,「我們都會跟員工說,消費者買到的是全商品,不是只有吃這件事情,拿到他手上的質感,還有他看到的視覺,甚至他拆封的過程,都是品質的一部分。」顯見廖憲平對品質的要求相當嚴謹。
做為新手要在烘焙市場立足,除了講究品質之外,成功的關鍵在於傾聽消費者的聲音來提供新服務,像是4種切片口味綜合款,便是聽到消費者不斷反應小家庭吃千層蛋糕要吃幾天,且一次只能吃到一種口味,因此動念推出綜合款產品。
起初生產部門是非常抗拒,不僅工序變多、衛生安全問題也是挑戰,廖憲平堅持非做不可,「今天你做出來的產品如果不是消費者要的,你的良率很好,你的產能很高,也沒有用,因為消費者不買單。如果等到有一天競爭者出來,我們再去追,那我們不是變老二了嗎?今天我們還是領導品牌,我們就是要做給別人追。」
經過溝通協調,生產部開始理解「服務」,一推出組合款商品後,廣受好評,更占整體銷售量近30%以上,相當驚人。
拓展海外市場前 先有一套標準化數據管理的準則
豐喜食品站穩台灣市場,業績穩地成長,近年積極準備將拓廠至東南亞,除了以品質及服務為核心之外,必須先在台灣建立厚實的管理基礎,才能讓企業有足夠的能力至海外拓廠。有了明確目標,豐喜食品重新審視公司營運狀態,評估「食品追蹤追溯、營運管理機制及成本控管規劃」較為薄弱,沒有一套標準化管理,又如何做到海外管理,認為原系統已不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為了解決痛點,捨棄已使用數十年的舊系統ERP,引進鼎新電腦的資訊系統。
標準化數據管理之安心溯源食品
作為食品業者一定要有完整的產品追蹤追溯的歷程,但豐喜食品在過去各單位是以手工紙本登記,當稽核廠商至公司查詢時,必須奔走各單位領取紙本資料,再整合資料就要花近1小時,礙於紙本紀錄容易資訊遺漏、人員記錄異常等問題,曾經花2天追查資料,最終沒結果,效率與準確性都不足應付各認證單位與廠商稽核。
在資訊應用協作下,豐喜食品重新規劃系統倉庫,各倉設定負責人以日清日結為目標,可降低盤點人員負擔,確實掌控產品入出庫流程,落實有效的批號效期規劃,讓倉庫管理更到位,從過去產品追溯要1小時,現縮短至10分鐘即可完成,也因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2020年5月順利通過Costco廠驗,取得接單門票。
標準化數據管理之適切的商品價格
針對豐喜食品過去在計算成本是以標準成本估算,無法即時反應原物料漲跌、人工製費,在檢討生產成本與各產品獲利狀況時,沒有精準數據可作為改善指標或市場布局決策的依據,舉例來說,當業務以標準成本做報價時,估算毛利為10%,但業務憂心沒有獲利,便再加個15%做為報價,但又無法確定可獲利多少,這中間地帶相當模糊。
導入資訊應用管理以實際成本計算,可分為銷售面、成本面來檢視毛利率,以銷售面審視,可將負毛利的商品進而排除來提高整體利潤;在成本組成面則可更清楚顯示原料、人工、製費等費用,有了精確成本核算規劃,有助於業務提升報價準確度來拓展推案商機,以達到公司理想的利潤。
標準化數據管理之更快的作業效率
效率一直都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綜觀豐喜食品過去管理流程,皆顯露管理機制存在著各種危機,如生管端為紙本作業模式,張貼在牆上或以白板標記,只有組長或生管人員知道相關資訊,其他人員無法及時掌握排產、訂單的進度,必須透過人力逐一了解。
生管是靠人力計算用量與包材選用,生產錯誤機率較高;採購備料需依照訂單與庫存計算用量,只要有一個環節遺漏,恐因待料停工或交期延後;財務月底結帳要花8個工作天,在追查問題點時要耗2小時,且網路商店的發票是依靠人力登打發票,需2人花1天時間處理。
使用資訊應用管理後,不但建立完善的配方管理流程、生產管理機制及品質確保程序,所有生產流程的資訊都可被解釋,也可維持產品品質的一致性,數據亦可供製程改善,非常透明化,效率方面更大幅提升,以往原物料排產要30分鐘,現只需5分鐘,且帳結提效至5天結清,追查帳款也從2小時縮短至5分鐘,開立電子發票也只需1人花1至2個小時即可完成,直接降低50%人工成本及時間。
資訊系統化 邁向跨國管理
使用新系統後獲得所有員工滿意及信任,即使初期使用上因不習慣新作業模式,出現抱怨聲,但經過溝通、協調及學習,不論在生產、倉管、採購、帳務等各單位皆看到導入資訊系統前後差別,資訊化通透能緊扣彼此之間,更能完善制定自己內部的一套標準化管理流程,奠定海外市場的基石。
此外,加上資訊化可即時性串聯,可將台灣營運管理相關數據複製到海外工廠,線上掌控及監控生產、銷售、營運等狀況,不僅可以快速處理問題點,亦是豐喜拓展新通路最重要的能力。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