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乐善:并非「吹」能做到 智造在路上

精益生产一步一个脚印 迎战工业4.0

文:陈婉春

生产制造管理 进销存管理 研发管理

小行业也有大竞争。在产业蛋糕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却又缺乏巨头企业的吹瓶机领域,稳扎稳打的企业才能长存。从产品到管理的步步提升,多年来乐善机械坚持用实力为品牌发声。而今工业4.0来袭,乐善果敢迎战,用数字化、精益化管理完美诠释“并非吹能做到”的经营传奇。

大到石油化工材料的容器,小到一支饮料的包装盒,塑料容器的形成事实上是利用中空吹塑成型的原理,这其中离不开吹瓶机的参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如今国内的吹瓶机制造行业已遍地开花。但同时,吹瓶机制造这个“小行业”也形成了“大竞争”的格局。

就产品质量而言,呈金字塔状分布的产品水平,使得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产品沉在底部,塔尖的高端产品却比较少。早前就有数据显示,全国专业吹瓶机生产制造企业有近1000家,其中300多家企业的运营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0%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作为世界中空吹塑成型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吹瓶机行业缺乏一支独大的巨头,产业蛋糕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行业现状可谓略显狼狈。

越过山丘 用实力为自主品牌代言

创立于1987年的广东乐善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善”)用近30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塑料机械生产厂家做起,力求成为业内翘楚。功夫不负有心人,乐善在“2015年度中国吹瓶机十大品牌评选”中拔得头筹,用出众的产品与高效的管理,打造世人皆知的吹瓶机品牌。

经营好一家制造企业并不容易,尤其是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制造企业,一路走来肯定荆棘满地,乐善机械又是如何进行精准的品牌定位,并逐步成长起来的呢?

“从1987到2015年,乐善已走过了28个春秋。根据本地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拥有20年以上寿命的企业至今存活下来的大概只有原来的3.6%。”乐善董事长郭锡南借用一番数字,展现了吹瓶机行业残酷的淘汰式竞争,也透露出乐善早年间的生存并非易事:“正因为有着深厚的产业积淀,乐善得以留存至今。当别人努力推广‘品牌’的时候,我们力推‘实力’。打造业内无人不晓的实力,就是乐善较好的品牌。”

▲乐善机械董事长郭锡南:「要实现成为“百年企业”的愿景,我们必须推翻传统的生产模式,用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战略布局,坚持永不停歇地走精益生产道路。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产品规划,乐善智造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995年,经历领导层重组,郭董非常有远见的对公司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式的改革:重视研发专利技术,输入高素质人才,积极构建培训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触发各部门自发地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时值改革开放下百业待兴之际,越来越多的吹瓶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想要继续与之竞争,必须正面业内竞争分水岭,是靠价格优势还是走高端路线?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与品质追求,在资金不足的艰难情况下,乐善毅然选择了跻身高端产品行列。也正是优于同行的战略战术,让乐善逐渐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优先获取了上市企业以及饮料巨头的食品包装订单,抢占了市场发展空间,在业内开始受到关注。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乐善也曾在资金上遭遇“过不去的坎”。尤其是在厂房搬迁时,资金一度周转困难。而为了坚守产品的高端品质,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乐善感到犹如“老鼠拉着大象走”,倍感艰辛。当时的咬牙坚持较终也迎来了转机。随着市场回暖,乐善在品质上的坚持也终于迎来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凭借始终如一的品质与口碑,乐善一跃成为行业翘楚。

也正是这一番对品质的坚持,以及不断巩固实力的踏实成长让乐善顺利越过“艰难留存”这座山丘,并在后来一度超越同行,获得包括乐百氏、娃哈哈、伊利、蒙牛、中石化、统一、昆仑、霸王、立白、纳爱斯、黑牛集团、威露士、联合利华集团等许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在内的合作订单。

迎战工业4.0  数字化运营撑起一片天地

随着移动互联的加速,一大波新兴技术浪潮不断涌现。较热的莫过于来自德国的舶来词“工业4.0”,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而人们也从中看到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所谓转型升级,经受住考验的企业成功转型斩获机遇;而经不起考验的企业却只有完不成的挑战。因而很多缺乏系统管理的中小企业往往对转型唯恐避之不及,而乐善对此却另有一番见解,工业4.0的到来正是品牌深造的好机会。

迎战工业4.0,乐善显然有所准备。其数字化运营体系,恰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企业管理平台。事实上,多年前郭董便很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一心希望实现数字化管理,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2010年9月开始,乐善便携手鼎捷着手架构数字化运营体系,短短三个月内ERP+PLM+OA全部实施上线,随后不断提升优化。如今,信息化一体化系统支撑着乐善日常高效运转并持续发挥效益。在郭董看来:“系统的快速上线并成功切换,得益于团队成员的配合与支持。通过电子签核、生产管理、物料计划管理、个人绩效管理多方面的持续优化,我们的很多管理指标得以提升,也带来了显著的数字化效益。”

聚焦三大指标 应用效益用数字说话

我们知道,企业不同的竞争力,不同的经营关注点,关联到不同的经营管理能力,需用不同的指标衡量。乐善在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之初,便提出了聚焦改善的三大目标:缩短订单交付周期、降低库存积压、提升生产效率,继而分化为规范订单评审流程、提升合理计划制定能力、提升生产现场管控能力、提升基础资料准确性,规范仓库现场等多个子目标。

对应地,鼎捷顾问团队给出了落地方案:在PLM+ERP集成基础上,借由设计生产一体化提高产品设计能力;透过ERP+OA实现表单电子签核,提升订单处理能力;构建自动生产需求计划,合理订立安全库存及较低库存,实现自动控制采购风险,由此加强物料供应能力;在ERP流程优化下实现透明化车间管理及物料配套管理,提升精益生产能力;建立经营管理的KPI,构建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能力。

明确目标指引下,经历一系列的优化与提升,乐善的数字化营运体系已日渐强大,为企业发展撑开了一片新天地,而这些都有了诸多数据沉淀作为佐证。就2015年与2013年对比,乐善的销售额增长了47%,人均产值增长了72%,库存周转提高了129%,交付天数则降低了53%。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乐善秉承初衷,力求在速度、成本、质量上达到更高要求,真正做到比同行更快速、更精准、更有保障,从而全面塑造起品牌竞争优势。

精益管理永不停歇 「乐善智造」在路上

如今,智能化风潮已全面渗透进传统的工业产品生产领域。对于吹瓶机制造商而言,智能化首先体现在硬件方面,即通过设备自动化及技术提升等手段,有效推动产品的智能化,另一个方向则是在生产管理链条上的智能化,借助软件的升级优化,为智能化管理乃至智能化产品提供数据平台,实现从查询到追踪的全程服务。

对此,郭董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认为智能化管理离不开精益生产管理:“一方面要把经营管理上的数字与对应的生产活动都实时记录下来,并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分析利用;另一方面,产品的迭代更新、企业的健康运转离不开精益化管理,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应该从数字化开始,将数字化工作做得越精细,各环节的精益管理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在乐善,原先以天为单位的计划生产,现在精确到了以分钟为单位的‘节拍生产’,真正做到了系统同步管理。”在“信息化+精益化”的管理模式下,乐善于2015年亦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成绩:在业绩逐年提升的情况下,实现交货天数降至42天,远远低于同行的60~80天,如此一来,在快速交货前提下,乐善便有实力增加加急订单的接收,全年下来可提升总体订单数额;与此同时,设备稼动率提高30%,仓存量减少约1800万元,生产场地也随之减少近1000平方千米。

TIM截图20181105142752.png

▲在“信息化+ 精益化”的管理模式下,2015 年乐善取得了显著的精益生产效益,真正实现信息系统的同步管理。

乐善眼中的「智能工厂」

面对工业4.0时代的智造挑战,郭董也有着全局的战略探索。他认为,未来的智能工厂,应该有一体化的集成平台,信息只需录入一次,就可以为整个生产运作模块所用,包括供应链条、流水线上的机器人等工具协作,都会越来越弱化人工。而逐步引进智能设备,建造自动化工厂,将这一切变成现实之际,就是中国制造与德国4.0之间的距离为零之时。

对于「乐善智造」,郭董也寄予了深深的期望:“实现成为百年企业这一愿景,必须推翻原来传统的生产模式,用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战略布局,坚持永不停歇地走精益生产道路。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产品规划,乐善智造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TIM截图20181105143110.png

▲拥有一体化的集成平台,信息只需录入一次,就可以为整个生产运作模块所用,包括供应链条、流水线上的机器人等工具协作,都会越来越弱化人工。这是乐善眼中未来的智能工厂。

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整合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进程中,传统制造企业,不进则退。恰如乐善的经营格言:「并非吹能做到!」在迈向智造过程中,如何落地执行才是关键。企业需先自我审视,了解自身短板,找出并解决关键策略议题,用数字化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坚持精益生产,迈向工业4.0,才能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洗礼与升华。

更多文章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