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結合迎工業4.0-汽車後視鏡大廠記銘啟動智能工廠,以速度決勝負
文:李雯蘋 陳祈廷
記銘工業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8-06-21 17:36:12
存活的渴望,在逆境也要逆流而上
「要存活,就要想辦法突破;市場快,我們要比它更快。工業4.0很多企業都在做了,這是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計劃,應順勢而為,加速因應市場的變化」汽車後視鏡大廠記銘工業董事長黃宗銘,面對全球工業4.0的浪潮這樣說。
位於彰化埔心鄉,汽車後視鏡大廠記銘工業,從九年前創業初始負債四千多萬元,至今已靠生產的「GIVING」後視鏡,在歐洲、中南美洲、非洲、中東稱霸售後服務市場(AM),使用台灣出產的塑膠射出機以及與台灣資訊軟體服務大廠的合作,整合需求、資源與方案,正逐步邁向自動化、智慧工廠的藍圖落地實踐。
去年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世界局勢大變,出口貿易導向的台灣廠商受到不小衝擊,面對種種挑戰,唯有加速改變才能因應目前的局勢變化。前Google 應用程式總裁Dave Girouard曾經說過,「速度」不只影響產品開發,「速度」同樣也影響決策和執行等領域 。
工業4.0已經迎面而來,在台灣,台積電的工廠已經全面智動化;在德國,愛迪達回到家鄉創建超級工廠Speedfactory,新鞋款從打樣到上架只需要一週。
深感工業4.0已非紙上談兵,而是真的來到眼前,對記銘來說,工業4.0就是專業、團隊、執行力的統合,汽車零件製造業朝向智能化轉型,誰的行動力強,誰就掌握市場優勢。誰能掌握數據,就可以提升背後的決策優化,成為企業運行的驅動力。
台灣的汽車零組件業者,同時兼具成本優勢與彈性製造方式,但因國內市場有限,除內需市場外,多以外銷為發展重點,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大多藉由局部製程自動化,研發少量多樣彈性製造技術,記銘曾經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戰殺出歐洲市場重圍,供應當地二線進口商切入市場,現今價格戰已非記銘搶攻市場的主要策略,如何提供客戶更短交期、更小批量下單、甚至1 PCS也接單等更好的客戶服務是記銘正在走的路。
改變的速度,讓記銘獲取更多的訂單
然而,1 PCS也接單在這行業是個極具挑戰的工程,後視鏡規格達上千種,面對不同的市場,其對應的規格亦有所不同,過往,在多樣少量的接單型態下,研發與排產的複雜度及負荷加劇,記銘營運上有著來自外內部的衝擊,接單的不平準、採購料及生產件無法搭配、料帳不一致造成庫存異常等問題,使得記銘延誤了客戶交期引發客戶抱怨而流失訂單;而因出貨錯誤、彌補交期失敗與品質不良成本等問題也衍生出內部不少衝突。
「我們確實聽到了外部客戶與內部執行的需求與聲音,所以不得不改變。」記銘工業協理鄭盛仁說。
「情報不先穩定下來就無法回饋,所以要先把情報買進來。」黃宗銘表示。因此他希望能夠建立完善的資訊藍圖,與資訊軟體廠商合作,共同梳理管理瓶頸、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面對市場與製造現場多變的環境,唯有能夠掌握企業可供應的能量,才能快速回覆客戶的需求。黃宗銘也訂出明確目標,強力推動生管落實APS智慧排程,讓記銘以有限產能的條件下規劃出一適當的生產排程,強化產銷平台資訊支持,迅速的掌握「物料」和「產能」的供給狀況,減少人為干預,作為快速反應的後盾。於製造現場透由SFT人機整合,將生產資訊即時回饋系統,正確即時的回饋加速了製造現場回應及決策的時間;物料進出時也透過PDA讀取條碼簡單、即時、正確的方式回饋資訊,準確的物料資訊同時也支持產銷平台所需運算資訊。
良好的溝通與權責分配,也讓記銘在踏往變革的路上,事半功倍。利用SOP範本,建立標準化管理,確認出各項工作的流程、重點及檢核點,列出每支程式要使用及不使用欄位、建立時間點、維護時間點、擔當負責人…等資訊,讓記銘在半年內,成功讓10個系統上線,各司其職又相互串接。
這次的資訊化導入,不僅是效益提升,而是從思維、做法、管理流程等都有改變。「我們的訂單延遲天數成功從7.1天改善遞減到2.9天。」記銘工業資管課課長陳家齊說。
「速度決定了勝負,縮短的交期加大了接單的口徑,接單吞吐量加大,我們的現場卻比以前更井然有序、更能從容應對。」鄭盛仁說,記銘達到接單平準化、現場派工系統化、備料打單即時準確及資訊蒐集系統化等目標,並在約當的庫存水準下營收增加了8.7%,平均交期縮短11天。這次結合智慧製造的資訊化導入,不僅交出了一個讓記銘工業經營者及管理者都認同的成績單,更是一個清晰可見的未來。
實現智能工廠,從流程優化再到自動化,2018年實現區域關燈工廠
記銘辦公室裡每天上班前聽的不是上班鐘響,而是Mail傳來的聲響,每天早上7:30,信箱準時收到系統自動派送情報,清清楚楚的彙整了昨天異常的資訊,以及目前市場訂單狀況、現場排產負荷、物況等,隨時都能清楚的掌握現況。黃宗銘提到:「電腦能做的就交給電腦做,我不要事務人員敲打鍵盤、我希望主管能發揮在有管理價值的事務上,這是我實現智能工廠较基礎的想法」。
黃宗銘心中有一智能工廠的藍圖,且已經在建構實行,包含營運平台、智慧排程、智慧現場以及智慧製造,系統與設備的軟硬結合,逐步向自動化生產邁進。先讓流程就定位、管理能提升,再添上自動化設備,才易發揮效益。從流程自動化邁向管理智慧化,並朝向設備自動化前行。現在走進記銘的廠區,已可看到自動取物、六軸控制與自動輸送的機器手臂自動化,以及人機整合系統的運行。2018年製鏡課更將率先進入關燈工廠的示範線。
「實現智能工廠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但該做就去做,企業經營者考慮的是長遠的發展,要敢於思考新製造帶來的機會,瞄準方向後,再來就是按部就班的做,過程有很多問題要面對,經營者及管理者要跳下來一起克服,這是個必要且踏實的過程」黃宗銘分享。
「以後我們希望可以善用系統提供的情報,降低人事成本,精準佈署,並投入做大數據分析,甚至做到智能感測與智能生產,讓作業流程智能化管理與提醒,透過未來預測,實現當下。」黃宗銘透露願景。以達零距離搬運、自働化系統及一次合格率目標。
「十年磨一劍,因為改變所以我們已經磨了半劍,再接著磨半劍就可以成功。」黃宗銘說。他帶領著記銘儲存正面迎戰的能量,欲成為全球较大汽車後視鏡AM市場領導製造商的目標,現在與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在工業4.0遍地開花的場域,不斷進化,搶佔一席之地。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