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划重点!智能制造未来五年要这样做!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3-05-15 10:13:17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加快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进程。


b5-5.jpg


《规划》指出:


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

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以下为《规划》重点内容解读:


01_智能制造现状与形势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285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8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b1-5.jpg


02_发展路径和目标


《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为:


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03_重点任务


《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


2.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

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b2-6.jpg

图片引用自《规划》


3.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b3-6.jpg

图片引用自《规划》


4.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


04_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协作,充分发挥专家、研究机构和智库作用等,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鼓励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各方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上一页:安特仪表携手鼎捷布局信息化建设,打造行业典范!

下一页:豪盛携手鼎捷推动管理升级,共创“智造”未来

相关新闻

  • 豪盛携手鼎捷推动管理升级,共创“智造”未来

    伴随着“智慧工厂”“绿色生产”浪潮,工业电动车辆、重型AGV、RGV赛道迎来了新的一轮竞技。步入2022年,“信息化”成为吹动电动车行业的“最强东风”,如何在快速发展中持续变革、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众多业内企业关注的重点。

  • 兴隆巨创携手鼎捷启动信息化项目,迈上数字化变革新台阶

    据央视财经数据显示,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大国,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3.5亿。作为国民级的新能源出行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产业的每一次转型和升级,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 安特仪表携手鼎捷布局信息化建设,打造行业典范!

    启动会受到安特仪表与鼎捷数智双方团队的高度重视,本次会议由安特仪表财务总朱超飞主持,双方就项目合作前景作了充分交流,就项目实施目标和内容达成共识,并就系统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