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选型和实施是战略和战术的结合(2)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2、技术延展性的成熟度:ERP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的集成性,所以系统的集成以及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程度应当作为ERP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准。希望广大企业CIO们能在纷繁复杂的ERP选购过程中,排除干扰,博采众长,量体裁衣,找到合身合体、与企业融会贯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ERP软件。
ERP标准产品分为高端ERP软件、中端ERP软件、低端的ERP软件三个系列和准ERP软件。专家分析说,面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应用的ERP,一套合理目标价位应不低于5万元,面向中小企业的中端ERP,一般一套产品应在50万元以内;而面向中大型企业的ERP产品则在80-100万元之间。在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的行业里,一般ERP会相对更便宜。
而象SAP mySAP.com和Oracle Application这两种洋产品,它们功能强大,非常复杂,实施难度大,周期长。要成功实施这样的ERP软件,价位一般都在四五百万元以上,这也不足为怪。这样的系统适合大型企业集团,业务需求纷繁复杂,并有充足预算。
而准ERP软件之所以叫它们“准ERP”,是因为它们距真正的ERP软件还有一段差距,虽然其开发商们不遗余力地宣称是“面向中小企业的ERP软件”,但这样的ERP软件多半来自于财务软件与进销存软件的转型,较为简单,所以卖2、3万超低价也不足为奇,一般只适合规模小、业务简单的流通业、服务业、医药业等。CIO要区分对待。
“一分价钱一分货”。CIO如何过度追求价格低廉,可能会以丧失技术水准、服务质量、甚至失败为代价。因为ERP实施的很多隐形成本您是看不到的:比如软件供应商的研发投入、为了保证永续运行的售后服务的投入、产品不成熟导致二次开发过多、实施周期拖长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和失败的风险、供应商经验不足导致实施的不够深入、项目控制力度的薄弱等等。那些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产出比高的ERP产品应始终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CIO的首选产品。
围绕服务中心选购ERP
一个中大型ERP建设项目动辄几十、上百万元,建设周期少则一年半载,多则3、4年,因此ERP商服务品质、能力关系到今后整个项目能否顺利推进、长期运行,甚至决定成败。据统计,企业选购ERP或管理软件的重要考虑因素,依序是1. 产品 2. 价格3.服务 4.公司,服务之重要可见一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IT技术实力薄弱,因此CIO必须对软件实施和技术支持服务尤其关注。
服务其实贯穿ERP产品思想、产品设计、研发、销售、维护、升级等全过程,没有至善的服务,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一家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ERP商,只有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才能提供满足各种及各地需求的服务。因此,CIO必须将ERP商是否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可否提供满足各种及各地需求的服务,与“选公司”、“比产品”一样,列为重要的评估项目。ERP流程复杂实施难度很大,如果CIO所选择的ERP商拥有广大满意的客户群,大量成功案例客户,这就是其产品及服务被广为接受的象征,这样,CIO选择这家ERP商就会有充分保障。
但是现在几乎每家ERP厂商都号称有一套标准完整的实施服务流程,但这些流程能基于多少成功案例的积累,其科学性如何?它的执行是否严格贯彻到了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位顾问中,靠什么去支撑?实施流程同其他的相关服务措施是否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系,怎样不断优化?等等,这需要企业CIO们去严格把关,主要要从培训、团队构建、实施指导、网络支持服务、项目管理、二次开发、租赁、业务系统支持服务、资源外包服务等方面综合评估、考核、择取。
目前国外ERP商大都建立了严密完整的服务体系,从售前到人员教育、软件实施及客户化、二次开发都有相应的人员支持,互相衔接。人员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资深顾问与工程师。相比而言,国内ERP商的服务能力体系较洋品牌相对弱些,但由于国内软件商扎根于“本土化”,往往服务理念、内容更切合国内企业。
因此在正式选型之前,每个CIO应对自身的需求有个充分的了解,即评估一下自身的实施基础,再确定出选择的方向,是大型系统还是中小型系统?是国外产品还是国内产品,哪种服务更对口、适宜?等等,才会对“症”下“药”达到目标。
总之,CIO在ERP产品选型中应重点考察以下四方面:首先是品牌,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商的历史、资金、规模、团队和信誉的水平;其次是产品技术力,这是企业进行软件选型的第二个步骤,考察内容包括软件行业化程度的高低,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功能可否满足需求,系统是否稳定以及有无完善的实施和服务体系等。其三,是核实软件厂商的成功案例;其四,就是价格谈判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博采众长莫迟疑”。希望广大企业CIO们能在纷繁复杂的ERP选购过程中,排除干扰,博采众长,量体裁衣,找到合身合体、与企业融会贯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ERP软件。
>下一页:ERP在车间现场管理的实施难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