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运作方案解剖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也应该遵循“整体架构、分步实施、追求较大回报率”的原则。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情况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市场敏感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如何通过企业信息化来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独立核算或相对独立核算的智密型企业组织。它即具有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能力,又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大企业相比,其在资金,规模等诸多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大企业的强劲对手和重要技术依托,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动力足,转向快、初始投入少、市场敏感度高和风险分散的独特优势,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1、运用信息化加速业务流程,集成业务管理信息化,通过信息共享等IT技术,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设计、研发、质量等业务拧成一股绳子,齐心合力。此时企业管理工作的各系统各环节都按统一规划、统一语言在互联网上应用计算机来支撑业务的运行,这个互联的信息网络建立在企业整体经济指标优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信息化的实施不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将管理者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硬化基础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强化例外管理、建立危机管理、优化战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2、互联网的普及,方便加快了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可通过互联网获得准确,快捷和廉价的技术信息,尤其是创业信息和发展信息。创业信息能够决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所进人的产业和使用的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和人才:发展信息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升级,如何开拓新市场。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步骤

  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不断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实施计划,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找到一条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使企业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步推进、相得益彰。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

  (1) 成立必要的企业信息化协调管理机构,统一指挥和部署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在制定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时,应考虑成立专门的、有较高管理权限和协调职能的企业信息化领导和指挥机构。

  (2) 通过前期信息化项目的调查与筹划,如企业背景普查、企业管理竞争能力评估、企业效益空间分析、现有信息化基础等企业自身现状诊断。明确不同时期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出发,确定企业近期、中期以及长期的企业信息化的任务和要求,做到企业信息化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实施进程有保障。

  (3)预测和分析企业业务发展的走向,以对信息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进行分析与规划。

  (4)确定企业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预算。在安排企业信息化预算时,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投入,造成信息化投入的无谓浪费,另外,也要避免借口企业资金紧张等原因而削减必要的资金预算,导致企业信息化“半途而废”。

  (5)制定必要的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章与制度。使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标准可执行,对加快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需求定位与信息化建设里程

  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需求定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信息化建设时的企业信息流、业务流、物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程度,形象地说这也是“四轮合一”如图

  

  根据企业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把企业信息化建设里程分为五级,如表

  

第1级
工作记录与动态统计
第2级
物料需求计划(MRP)
第3级
闭环MRP
第4级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第5级
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6级
供需链管理(SCM)
目的
(作用)
全面了解业务动态:销售收入、利润、应收、应付、资金占用等各类业务动态综合统计
+控制库存
+均衡生产
+控制生产成本
企业内部运作全面优化
产业链资源全面优化
手段
(原理)
由原始单证综合报表
由物料清单、主生产计划推导采购计划
由设备能力推导主生产计划
由生产成本推导各种业务计划
集成CAD生成物料清单BOM+集成质量与绩效管理+集成实验室管理+集成其他资源
向上游供应商提前发布采购订单使产业链资源配备合理实现多赢
信息源头
原始凭证、各种计划/指令
BOM主生产计划
BOM设备能力数据
BOM设备能力数据成本数据
CAD数据设备能力数据成本数据
+下游客户订单(电子)

上一页:中小企业突破困境的五大营销平台

下一页:船舶制造业信息化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新闻

  • 船舶制造业信息化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吴建国认为,南通船舶企业在看到明显差距的同时,更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产业效能

  • 机械行业制造业信息化难题分析

      摘要:但制造业是一个比较微利的行业,他的增长是受了很多因素的约束,不能要求制造业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就让他拿出很高比例的投入信息化,这是不可能的

  • 中小企业突破困境的五大营销平台

      摘要:而企业自己的网络营销人员,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与专业技巧培训,避免了与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出现的专业“真空”现象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