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转型和创新的必然选择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加快上海发展转型与创新,根本出路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立足国家战略,推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2、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重点加快金融、航运、生产性服务、信息服务、各类中介服务、各类消费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上海“四个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

当前,上海正面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关键期的双重考验。发展服务业将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既可拉动消费,又能刺激投资;既可成为发展转型的助力,又能纾缓外部冲击的阵痛;既可支撑经济增长,又能大幅增加就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发展服务业将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加快上海发展转型与创新,根本出路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立足国家战略,推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上海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

  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是上海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上海战略定位的必然要求

  1、服务经济是产业结构演进的高级形态,发展服务经济必将加快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服务经济是对以服务为主的经济过程的总称,并且对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产生作用,从而提高了工业和农业的价值。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开始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这一演进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上海应当在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指服务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并且服务产出、服务业就业、服务贸易、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等都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部分。服务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创新是服务经济价值创造的源泉,服务产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主要产品。

  2、服务经济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发展服务经济必将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国际经合组织(OECD)2000年报告,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指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比照国际经验,上海已经到了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新阶段。电子商务

  发展服务经济必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服务经济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本质特征,发展服务经济能够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过程,就是上海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过程。第一,发展服务经济,是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基本经济形态的客观要求。当今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都是以服务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形态,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二,发展服务经济,是“四个中心”功能的本质特征。上海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根本途径是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塑造“四个中心”功能。第三,发展服务经济,是做好加快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国发展两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上海具有较强的要素集聚和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增强为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服务的能力。B2B

  上海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要始终发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发展、率先创新、率先转型。要更好地发挥上海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上海的“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推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中加快经济转型

  1、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国家战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就是要立足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把现代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解决服务业“短腿”问题,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把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2、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重点加快金融、航运、生产性服务、信息服务、各类中介服务、各类消费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上海“四个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进程中,我们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市场之间相互联通及相互促进的机制有待完善,金融产品和工具有待丰富。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突出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国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努力营造金融发展良好环境。OA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迫切需要实现转型。与我国和上海航运规模持续快速发展相比,航运服务发展明显滞后。近十多年来,航运货物吞吐量不断扩大,但航运服务业比重相对缩小;航线、航班密度和船舶数量增长很快,但国内注册登记、国际航线挂中国旗的船只增长很慢;航运港口、码头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但航运服务业有关政策办法等与国际通行惯例衔接速度不快。我国已是港口吞吐量占世界第一、第二的大国,但在全球航运交易、信息和定价方面却没有多少话语权。下一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着眼于参与国际竞争,紧紧咬住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目标,在进一步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与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比,上海贸易总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上海还没有实现商品和要素市场的高度自由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围绕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统一大市场,以转口贸易、离岸服务为核心,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的国际贸易发展格局,营造符合国际惯例、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自由便利贸易制度环境。

  在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是产业集群的整体,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四个中心”是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功能体现,“四个中心”的形成互为条件、动态发展,经济中心是基础、金融中心是核心、航运中心是保障、贸易中心是条件,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共同构成经济中心,其基本特征是集聚、辐射、示范,必须协同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四个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

  3、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是不发展制造业,而是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化和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本质上说,服务经济就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形态。第一,服务经济是创新应用的主要领域。各个服务产业为创新提供实验温床,对创新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第二,服务经济为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服务经济所产生的创新需求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推广者。第三,服务经济促进了不同创新之间的融合发展。如运输和仓储业就直接融合了运输工具、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经济与工业经济之间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双向互动关系。制造业是上海的独特优势,也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上海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业实力,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上海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程中,制造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化,显著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上海制造业发展要占据发展高端,服务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建设,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建设。

  率先形成服务经济

上一页: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化危机为机遇

下一页:中国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相关新闻

  •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摘要:中国食物安全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正在由长期食物供给短缺转向结构性食物相对过剩阶段,由主要解决食物总量供需安全问题向主要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转变

  • ERP的预算规划

    摘要:ERP规划对于ERP实施的效果乃至成败有非常大的关系,但ERP的规划涉及的面很广,本文主要从ERP选型或者预算分配方面的规划来做个简单分析

  • 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化危机为机遇

    摘要:更多的中小企业需要价格相对中下,适合自己业务开展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