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可见,企业为了实现较明显的效益收入,将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作为信息化切入点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带动中国企业管理软件整体市场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则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小企业需求旺盛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因为外部压力才走上信息化道路的。由于中小型企业市场专业化分工的特性往往更显着,因此,其和其他企业的业务协同需求 是比较突出的。如果企业主营业务依附于另一个大企业,比方说,一家中小企业是另一大型企业的专营经销商,那么,为了业务的顺利开展,其就不得不相应地提升 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因为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对其经销商的信息化水平有着硬性标准,而且这些大企业大都对订货单据有严格的格式规定,只接受网上订单,不接受 手工填报的单据,这就导致即使其没有要求经销商必须上信息化系统,中小企业也不得不为之。
然而,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的产品让其望而却步。 另外,与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由于存在资金方面的限制,更让它们难以支持一个大而全的企业信息化方案。幸运的是,并不是大而全的软件才对企 业起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简单适用的软件也能带来明显的企业管理的升级。中小企业挑选信息化产品关键是要适合企业自身情况,对症下药,采用“滚动式 ”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从信息化效益较明显的业务切入,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充或调整企业的系统。
中小企业在起步之初,非标准的流程是很多的,信息系统意味着标准化,企业反倒觉得将他们框死了。非标准化意味着灵活机动,但是,企业也被限制在低水平 运作的层面上,它们没法做更大的事情。要脱离这种状况,必须走标准信息化之路。但在踏上信息化之路前,中小企业首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 妙药,再优秀的信息化系统,它降低企业成本的效果,也会因为需要跟企业业务磨合而存在一个滞后期,并且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信息系统应用范围等都有密切的 关系。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要有个合理的预期。
中小企业信息化可遵循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策略。企业通过整体规划,给信息化目标确立一个大方向。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马上实现这一目标,而是在确定大方向之后,结合行业和自 身特点,先挑选成效较明显的业务流程,实施一个功能相对简单、不完全涉及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系统。这样,在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经营风格可以得以保留的同 时,还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对标准化流程比较适应后,信息化系统的初期效果也渐渐巩固。而随着业务的扩展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出现新的标准化管理需求 时,企业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对原有系统进行再升级。
供应链成管理核心
那么,选择哪种信息化产品呢?这往往令中小企业管理者头疼不已。针对如何较明显、较快捷地实现企业收入的增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外学者及专家纷纷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那就是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
美国着名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个企业在物流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我国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现实已经表明:物流供应链推动世界,这是21世纪的 大趋势。当今的竞争早已不是制造业一统天下了,供应链的竞争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
综合分析认为,在某个商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非生产的成本已经超过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时间成本占到整个供应链的90%以上。可见,企业为了实现较明显的效益收入,将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作为信息化切入点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了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举例来说,在食品制造型企业中,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份额是相当大的。而物流成本 的影响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不仅和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直接关联,还受地区交通运输环境的制约。一些企业还有着部分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的现象。这就 导致仅靠人工的管理,很难实现整体的统筹和管理,造成浪费难以避免。而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据中国较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 商博科资讯统计,其用户较广泛使用的几个功能模块是订单、库存和采购模块。这几个尽管都是结构和功能都相对简单的程序模块,但据博科资讯用户反映,这些简 单的模块却能大大改善制造型企业的某些痼疾,如旺季缺货、淡季产品积压等等。这些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规范了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流程,实现了快速、准确 地沟通信息。事实上,对企业而言,信息化的较大好处也正是它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使企业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评估当前的状况,并相应地制定计划或作出调 整。
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中小企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运营基本上包括了生产、供应、销售、财务、人事,甚至研发等。但限于规模,中小企业内部专业分工不细,一般一人 “身兼数职”。内部管理水平由于中小企业较重“机动”弹性,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对内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程度不足,系统的精确度与完整性较差,管理方法 受资深干部主观经验影响大。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很难找到相同的运行规律。
据CCID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未来 3年将形成巨大的市场。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已使用管理软件的中小企业中,有超过42%的企业表示将在2年内更换或部分更换软件系统,新的需求集中指向物流供应链管理。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带动中国企业管理软件整体市场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则是核心中的核心。
>上一页:成功的协同文化模式分析
下一页:B2B效果为王的时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