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工程与ERP系统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信息化已经作为我国强国富民的重要国策,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信息化的要求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的ERP系统学术研讨,企业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深入的系统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我国以企业为核心,信息技术公司为关键,引进、吸收、二次开发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ERP系统应用软件,推进了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开展ERP系统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不同地区、行业、规模、经营水平、管理体制的企业对ERP系统的投入、组织实施力度、人才培养、机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ERP系统实施的绩效,内陆地区企业与沿海地区相比,沿海地区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投入的成本与期望的效果还相差甚远。
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效益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取得显著效果的企业只占少部分,即使像武汉钢铁集团这样的大企业,虽然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压缩了大量的库存物料、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灵敏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所取效益与投入2亿元人民币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对实施成功的结论还应当作全面分析。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更有部分企业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盲目投入大量的资金,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使用,甚至成为企业难于维持的重要因素。可是,“人世”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被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可见,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成功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急需要明确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概念提出至今,观点仍然不同,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观点认为:强调信息化的目的,以吴基传、张彦东、高新民、李富强等为代表,他们对“信息化”莳定义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发掘社会智能潜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优质发展。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开来,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另一方面观点认为:强调信息化装备的作用,主要以李京文、赵萍、韩建新等为代表,信息化定义成: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展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的变革。
二、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概念
1.企业信息化工程含义
企业信息化工程(EnterpriselnformationEngineer,简称EIE)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购买设备、联网、安装应用系统这么简单,它还包括系统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方法的改进、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等内容。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核心任务是突出抓好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企业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继承创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建立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域,并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研发软件企业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队伍,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形成一批数字化企业,造就若干个专业化、网络化企业的产业信息化和服务联盟。
2.企业信息化的组成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中要包含六方面的内容:
(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以往的模拟手机同现在的数字手机在保密性和性能方面无法同日而语,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增值产生了数倍的影响;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冰箱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控制,可以向用户通报何时需要添置新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改变不大,较大的差别在于通过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设计信息化。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产品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3)生产过程信息化。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的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盖等。
(4)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
(5)市场经营信息化。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信息化的形成过程
从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历程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即管理夫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由单点到一体化过程,从资金流向物流集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信息化ERP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各单位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财会部门能同步得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每一次业务活动的信息,并实时进行核算,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控制录入数据的更改,对更改的数据要作特别标识以备核查,做到会计核算,包括生成会计报告的软件程序不可随意更改,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反映和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及时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实施预算管理,把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各项资金的收支纳入信息系统,进行集中、实时的监控和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
(2)采购管理信息化ERP实施采购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向供应链管理(SCM)发展。采购管理要实现内部各相关程序和权力的公开、透明和有效制衡,采购物资的价格、之质量等信息要在企业内部网—卜公开。做到采购人员掌握的信息,监督和管理人员也能掌握,防止“暗箱操作”,堵塞采购漏洞,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物资质量,防止过高的库存。
(3)营销管理信息化ERP实施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向客户关系管理(CRM)发展。营销管理建立覆盖各销售网点的计算机网络。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等信息纳人计算机网络,即时进行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较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开展网上电子商务进行营销,以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等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商务活动。
(4)质量管理信息化ERP实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向全面质量管理(TQM)发展。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符合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采购、加工、检测、出厂、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或重要工序的质量数据,以及大型、复杂产品的逐个产品的质量档案,要纳入管理信息系统中,实行动态分析和监控。
(5)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ERP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规划。系统重点是满足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素质管理、薪资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需求。具体功能包括人事信息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绩效管理、福利管理和工资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
(6)生产管理信息化ERP实施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向企业资源计划(ERP)
下一页: ERP系统发展的MRP阶段
相关新闻
-
ERP系统发展的MRP阶段
闭环 MRP系统除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将物料需求按周分解,甚至按天分解(而不是过去的按月分解)的能力,使得MRP成为一个实际的计划系统和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订货系统。
-
ERP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高级管理模式,呈现出敏捷化、网络化、集成化、柔性化、行业化、小型化和本地化等发展趋势。柔性化ERP包括采用开放性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的技术、可重用性和互操作技术、友好人机接口技术、企业动态建模和仿真技术等。
-
中国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及测算方法
1.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计分方法: 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X65 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