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制造?3D打印的神话「救赎」
文:ifanr.com博文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1-21 13:42:51
2013年,全球3D 打印领域的发展用“欣欣向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奥巴马将 3D 打印机写入美国国情咨文,并称它“革新了关于制造的一切”;2012年至今, 3D Systems 等 3D 打印领域公司的相关股票一路看涨,行业领导者Stratasys不仅以4亿美元天价收购MakerBot,股价更一直稳定在 80 美元的高位;亚马逊甚至特地开设了 3D 打印机线上商店,专门销售不同种类的 3D 打印机、3D 打印耗材以及相关书籍。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然而,郭台铭却表示,3D 打印若能颠覆制造业,“我的‘郭’字倒过来写。”在这位庞大的电子制造帝国拥有者看来, 3D 打印机并无法生产出用于商业用途的产品,因此不具备商业价值。这句话严格来说并不完全正确,即便是打印外壳,同样也是提供了商品,并不能否认其商业价值的存在。然而,3D 打印机的确无法生产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它可以打印模型,甚至打印其中的零部件,但还不具备打印比较复杂的完整产品的能力。
美国《连线》杂志曾刊登一位资深从业者的文章,以冷静的口吻分析了3D 打印技术的优劣:
3D 打印技术能够轻易打印出复杂结构的东西,为人们提供了相较工厂而言,更为灵活的制造方式。然而,由于“体积”问题,3D 打印机也不是所有零部件、产品都能打印,若打印的物品体积较大,制造成本将呈几何倍数上升。而由于功能单一、对成本敏感,3D 打印机的优胜劣汰取决于“谁拥有的客户较多,谁的社区较活跃”。
可以看到,不论郭台铭还是业内人士,都从“生产能力”的角度看到了 3D 打印机的劣势。但如果从制造模式来考虑呢?
英国权威报刊《经济学人》就曾公开表示,看好以 3D 打印机兴起为开端的“社会化制造”大潮,并认为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其中谈到,“由于采用了新材料、新生产工艺、易操作的机器人,再加上在线制造协作服务的普及,制造业小批量生产变得更加划算,生产组织更加灵活,劳动投入更少。”
「社会化制造」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制造方法。在全球顶级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Chris Dixon 看来,3D 打印引发的“去中心化”,和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相似,令实物也具备“长尾效应”。
但在另外一名内行人 Nick Pinkston 看来,3D 打印机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Pinkston 目前拥有一家提供快速制造服务的公司 Plethora,曾经创办 3D 打印平台 CloudFab 以及硬件 WorkShop。他认为,3D 打印机虽然很棒,但它只不过是“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且也只解决了其中某些问题。它所发挥的作用是“诱导性毒品”,将人快速引入制造领域,扩大数字化的制造方法。但它却无法引发“分布式制造”的潮流,问题不在于环境、价格或时机,而在于我们还没能降低可实行的较小经济规模——比如说,较小的有效生产模式。此外,3D 打印的制造方法很不一样,堆叠次数越多,出品将越优秀,但这往往与生产时间密切相关。
不过,更重要的是,现在的 3D 打印机看上去都像是 RepRap 或 MakerBot 的派生物,只有新的处理过程,新的交互界面或者非常低的价格才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难怪有人按捺不住地呐喊:“不要再造无趣的 3D 打印机了!”
下一页:进进「出出」:忙碌的物流仓储管理
相关新闻
-
进进「出出」:忙碌的物流仓储管理
用“进进出出”形容物流仓储环节的工作状态尤为贴切,看似简单枯燥的“进出”却关联着企业整体盈利的命脉。对于绝大多数采用中央工厂配送形式的烘焙连锁企业来说,区域跨度越大、门店分布越分散,物流仓储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联度就越为紧密。
-
汽车4S店ERP管理系统的作用
汽车4S店ERP管理系统面向汽车4S集团企业,在深入理解汽车4S行业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与汽车4S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管理特点紧密结合,充分考虑中国汽车4S集团所面临的现实环境以及诸多个性化需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整车管理、维修及配件管理、二手车管理等应用,支持4S企业综合业务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