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超10000家企业成功经验,从5个维度看“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4-01-05 15:39:00



专精特新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从初批的试点到现在大规模的推广,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到2025年,将力争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甲子光年智库发布《2023中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以下简称“《报告》”),对其发展现状、新的历史机遇、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进行分析,希望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png


以下内容部分摘录自《报告》


01,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


1、小微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力,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我国目前已培育超10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规模结构上发生变化,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中型企业数量过半,占比约达57%;而后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已超过中型企业,占比过半 。


2、专精特新“小巨人”在专利及科研能力方面拔得头筹


数据显示,平均每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入研发费用达2500万元,研发强度平均水平约为8.9%。更有约两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研发强度超10%。


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地域分布集中于工业大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89%;企业数量全国分布与工业增加值全国分布基本保持一致。


2.png

图片引用自《报告》


02,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专精特新企业需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数据要素驱动的升级


3.png

图片引用自《报告》


2、专精特新企业要抓住生产力进化的机遇,实现由数据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



4.png

图片引用自《报告》


03,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实践路径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重要机遇的当下,专精特新企业的数智化水平亟需提高。调研情况显示,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投入成本低、转型意愿不足等困境。


5.png

图片引用自《报告》


结合当前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典型应用场景,企业可以从数字化理念建设、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组织管理数字化、生产经营数字化、产业协同数字化等五个维度开展数智化转型。


不同企业情况不同在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可以基于痛点针对性地切入,统筹规划,避免后期出现系统分散割裂、数据不一致、路程不通畅导致的无效开发成本。


数字化理念建设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要从整个企业进行数字化理念的重塑开始,从企业的管理层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共识,并开展全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开展全员数字化意识教育与组织架构的调整优化。


数字化赋能升级


通过打通企业数据链,带动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实现产业链的无缝衔接;


基于IT、OT及大数据、AI人工智能及云端计算能力,实现从云到端的数字化全景图,为组织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生产经营数字化


在生产侧通过智能传感、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全业务链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全面贯通,应用工业APP、MES等,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


产业协同数字化


通过云应用、行业应用、自建应用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链上的业务覆盖;


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各类资源,实现网络化的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


智能创新转型升级


基于数据驱动的业务和组织完成数字化,同时通过产业协同数字化升级带来便捷的产业资源共享,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后的效率提升,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实现自然业务和应用的敏捷迭代创新。


“专精特新”是我国大力扶持的政策,是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路径。鼎捷数智深耕制造业40余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顺应市场需求,整合专业优势与丰富经验,赋能中小企业迈步“专精特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6.jpg


鼎捷数智赋予客户的不仅仅是数字化的平台跟系统工具,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具有数字化管理理念的团队以及一套不断自我革新的数字化管理文化,帮助众多成长型的“专精特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共赢数智未来。


相关专题

智慧工厂系统_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

上一页:创新引领!鼎捷数智荣膺金帆奖“年度科技价值上市公司”

下一页:喜讯丨鼎捷荣获“2023中国企业服务领域最具商业潜力”奖项

相关新闻

关注我们

留言板

咨询热线:400-626-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