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ERP系统的成功应用模式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的“黑洞” 计算机是在六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先进性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ERP成功应用的保障: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ERP是对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化运行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的“黑洞”

  计算机是在六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先进性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人们预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事实表明,在九十年代以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可见的经济效益。   

  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在整个八十年代,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IT)应用上投资了10,000亿美元。尽管投资巨大,但白领人员的生产率在整个八十年代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在1975至1985这十年期间,蓝领工人数量减少了6%,实际产出增长了15%,表面上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1%。但在这同一期间,白领工人数量增长了21%,与实际产出增长15%相比,生产率下降了6%。这些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学家们称之为“生产率悖论”,而众多的企业则认为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投资掉进了“黑洞”。

  另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八十年代,我国企业在应用MRPⅡ系统方面已投资过80亿元人民币,但是应用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当前全球企业投资IT应用已超出其他资本投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其不合情理。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潜能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释放这种潜能。这需要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信息技术应用失败的原因。

  信息技术应用失败的原因

  信息技术应用没有释放其潜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总是沿用旧的或业已存在的方式做事,而不是注重工作应该怎样做,然后考虑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实现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应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梦想“无纸化办公”,其结果导致更多的纸张使用。不管报告是否有价值,报告愈来愈多,格式愈来愈漂亮。人们不惜花去数天时间去写报告并绘有精美的图表等以期高一级管理层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或批准。因为在办公自动化软件上修改文字和图表实在太容易,以致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修改完善,以便得到每一级管理层的欣赏。问题就在于处理办公事务的流程和方式没有改变。

  在应用信息技术为顾客提供服务方面,也会经常导致一些问题。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直接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方式和处理流程,将会对很多不合理或无效的工作(也许手工业务处理方式下必须存在)进行计算机自动处理,由于人们必须按照计算机的要求工作而不是按照顾客的要求办事,从而有可能导致工作次序不如手工方式。人们经常认识到对流程进行一些改变是有益的,但往往因为改变计算机系统的成本太高和太费时间而被搁置。因而人们经常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会导致不灵活而不是灵活,信息技术应用根本达不到预期想象的效果。

  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分析

  由于众多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企业开始与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进行这类问题的研究。其中较著名的研究成果就是MIT。自1984年开始,直至1991年终告结束的一项称之为“九十年代的管理”的研究报告,该项研究调查了IT应用对各类机构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成功的企业在应用IT的方式上比上文提到的这些办公室自动化和事务处理自动化的应用方式要先进。

  第1级:本地化应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地应用在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如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库存管理部门等,以实现单项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和提高工作效率。

  第2级:集成化应用。当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入成熟期时,他们会认识到需要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联接到一起,如通过共享数据将财务与生产系统集成一体化。

  第3级: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在应用信息系统前对企业手工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改造或调整,以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与计算机化工作方式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模拟手工业务处理规程。

  第4级:业务网络重新设计。重新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处理过程,即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第5级:业务范围重新定义。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重新审视企业业务范围。对新的或已有的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或为新的市场提供已有的产品(服务)等。

  从第1级到第2级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渐进过程,一般发生在开始应用信息技术的一段时间之后。遗憾的是,这一阶段的收益也无疑是一个缓慢过程,企业一般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潜能。第3、4、5级则是革命性的变化,这些级不是从现有的工作方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而是注重对人们已习惯的原有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改造与设计,然后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新的工作方式的能力。

  ERP成功应用的保障: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ERP是对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化运行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ERP系统的应用要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物料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它强调系统运行的整体集成性、数据共享与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ERP系统的功能可以组合成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不同待业业务处理模式上的变化,同时作为管理手段的ERP系统内还蕴涵着先进的管理思想。

  企业准备实施应用ERP系统,也就意味着企业至少走上了集成化应用模式。从上述IT应用模式分析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证企业在应用ERP系统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要对企业手工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即是现代管理咨询业的核心业务之——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业务流程重组较初于1990年由美国前MIT教授Michael Hammer与CSC Index的首席执行官James Champy于1993年发表了《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曾在连续6个月内被《纽约时报》列为非小说类的头号畅销书,并在出版的当年被译成14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向世界各国传播。1年半之后已售出170万册,其中75万册是在美国卖出的,25万册则在日本售出。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在全球已售出200多万册)。此后,BPR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像一股风潮席卷了整修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并大有风靡世界之势。BPR被称作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并将“取代工业革命,使之进入重组革命的时代”。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立即风靡世界,成为一股新的管理革新的浪潮。目前,75%至80%的美国较大公司已经开始再造,今后几年里会进一步致力于“重组”。

  BPR浪潮既与企业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有关,也与现代企业管理为了避免“IT黑洞”有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深度(从仅限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到对企业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再到企业业务领域的重新定义)决定了ERP系统将取得多大的应用效果。

  

>
应用ERP与国情和厂情的关系

  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软件的先驱MRPⅡ已经在我国推广应用十多年,总的来说,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到位,多数企业的效果不显著,没有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震动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当我们还在不断摸索、反复讨论,处于否定、肯定之中时,国外已将MRPⅡ理论提升到ERP,即广义企业资源计划,并在企业中加以深化。而笔者正在实施中的企业,却处在徘徊、反复、回潮或者震动之中。为实施MRPⅡ走过了十年的路程,还未能达到国外初步水准,很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并在思想上、行动上着手清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1) 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企业领导层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贯彻者和实施者,规范企业管理及其有关环节,使之成为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自觉的行动,使现代管理意识扎根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国外企业实施ERP似乎没有讨论的余地,全盘接受,自觉性强。其实,办企业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而我们还要等待思想提高,观念更新,有时还要避开锋芒,迁就陈腐,互相推诿。如果我们不坚决向这些陋习告别,这场全方位的变革就会反复、甚至夭折。

  (2) 企业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识

  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这是任何再好的应用软件和软件供应商都无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恳恳地耕耘。把ERP的实施称为第一把手工程也是我们的特色,这说明了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个管理系统,牵动全局,没有第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在我国特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显得突出。我们强调领导班子的共识,就像ERP是MBA必修的课程,搞企业就应具备这样的专业背景。遗憾的是,我们发觉在ERP的实施中企业决策的个人色彩太浓了,随着决策者的喜、怒、哀、乐而变化,随着领导的变迁而变化,几上几下,而不是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实践证明,这对于持久、深化和完善ERP的实施是极为不利的。

  (3) 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ERP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

上一页:ERP项目实施如何来管理

下一页:ERP案例:胜德国际IT从无到有的历程

相关新闻

  • ERP案例:胜德国际IT从无到有的历程

      摘要:台湾胜德国际研发信息部经理王钧立:乍看电源保护器的外观,多数人一定认为它不过是一个电源延长线,或是长得比较好看的插座

  • 小肥羊用信息标准化打造餐饮业龙头

    摘要:麦叔叔与肯爷爷给中国快餐业做出了榜样,而小肥羊则点燃了中国羊肉火锅的全面兴盛之火

  • ERP项目实施如何来管理

      摘要:对于企业管理决策层而言,ERP软件是一种管理工具,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种管理技术手段,ERP项目的实施是经营管理者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贯彻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