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实施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在ERP项目实施周期中,前期的总体规划阶段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阶段,许多项目失败,就在于不顾企业自身的条件和需求,不合时宜地上了ERP系统,造成目标模糊不清,期望值不切实际,实施人员调配不力,遇到困难不知所措,在实施过程中迷失方向。
ERP系统实施规划通常是指长期、宏观的计划,是属于高层决策问题,是关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当服从于企业发展,企业信息化的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企业的总体规划。
1.ERP系统实施规划的任务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人们通常仅凭传统的经验,简单地看成经过选购软件、安装系统、调试验收、投入运行工作的顺序就完成了系统实施工作。没有很好地规划,就草率上马,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规划实际上是成功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要重视ERP系统实施项目的规划,明确其任务内容,落实工作。ERP系统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目标、ERP系统实施项目建设时间和对相关资源的需求。ERP系统实施规划的过程如下:
(1)建立ERP系统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和ERP系统实施项目系统小组。组织落实是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的关键性起步标志。无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实施项目只能是支离破碎的归属于某一部门的子系统,无法达到一体化的集成系统要求。ERP系统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必须以被实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主,外聘专家、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和相关监理人员只能作为顾问参与系统小组,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必须由企业领导决定,并付之实现。领导小组的组长关系到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的成功率,领导的重视是成功的保障,这也是中国国情现状特点。组长必须拥有人事调动权、资金使用审批权和系统实施进程控制能力。ERP系统实施项目系统小组承担ERP系统实施规划和阶段性实施工作。因此,ERP系统实施项目系统小组人员必须建立一支系统的队伍,拥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在组建系统小组时,特别要注重培养被实施企业的技术人员,被实施企业应当有各种层次的技术人员或必须培养各种层次的技术人员,确保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后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流的开展。系统小组组长必须在本组内具有较高的技术权威,肩负着ERP系统实施规划和阶段性实施工作的主要责任。
(2)总体调研。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规划,必须正确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现状,才能把握未来的发展战略。
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调查方法通常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因为总体调查是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了解ERP系统实施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环境约束和达到的指标。所以在战略管理层面上做详细的调查,在作业层面上做初步调查。调查工作是在系统组组长的负责下开展,并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
(3)建立规划矩阵。ERP系统实施项目的实施将涉及到众多因素,如何有效地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制造企业的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衡量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是否成功的主要方面。要使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协调发展,实现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繁杂的各种因素中寻找较佳解决方案,首先建立规划矩阵,规划矩阵是多维的空间,矩阵的解也是多目标的。而且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目标转移汇聚成总目标,通过这个总目标来筛选较佳方案。应当将这些目标作为决策方案的理论依据提供给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4)制定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的总体方案。通过规划矩阵的求解,制定出一个理论上可行的逻辑方案,这个方案在时间上、空间上、技术上、企业资源配置上给出一个初步的总体结构和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阶段性进度计划,勾画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指标和相应措施。
(5)ERP系统实施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勾画的ERP系统实施项目总体方案应当从技术、经济、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现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社会需求、政府政策约束等,选择方案。
(6)ERP系统实施项目审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涉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技术高速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必须参与竞争、不断成长,信息化不再是要不要搞,能不能搞的问题,而是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实施信息化。如何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较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获取较大效益的信息化实施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选择的重大决策问题。因此,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规划必须由企业高层领导亲自审核、决定,主要审核信息化能否实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ERP系统实施规划的原则
在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规划过程中应当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协同发展、经济实用”的原则,针对信息化程度不同的企业,根据企业现状在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规划时,还应当同时考虑实施ERP系统实施项目的功能性、效率性、方便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原则。
(1)总体规划原则。项目实施的规划要站得高、看得远,立足现状、展望未来。ERP系统实施项目实施规划要服从企业发展规划,同时还应当重视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问题,要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总体角度去研究、制定ERP系统的实施规划。
(2)分步实施原则。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渐进过程或阶段性飞跃突变,不可能一步到位。追求较先进、较完美的程度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今天的先进将是明天的基础。技术方法、管理思想都在不断向前发展,分步实施不仅适应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而且符合ERP系统实施的发展规律。
(3)协同发展原则。企业信息化涉及到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众多技术,是一个集成一体化复杂的大系统。因此,企业信息工程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片面发展、提高某一方面的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协同发展是要求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各种技术之间的协同发展,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同发展。
(4)经济实用原则。以效益驱动、示范、推动企业信息化是ERP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遵循经济实用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以精益思想做好ERP系统实施项目建设规划、ERP系统实施项目投资规划、人员培训规划、系统网络、硬件和软件规划和资源配置规划等每一个规划,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上一页:ERP系统实施的分步反馈法
相关新闻
-
ERP系统实施企业现状调查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试
ERP系统实施企业现状调查与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试 ERP系统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各种相关技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综合集成系统。2.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 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都会经历单元信息化、集成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三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起步、增长、控制和成熟四个阶段。
-
ERP系统实施规划方法
根据我国2003年对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的规定.将ERP化分成10个子目标,对应10个功能模块,制造数字化分成6个子目标,对应6个功能模块。在对每个子目标识别约束时,较直观、简单的方法是识别各个子目标原有的基础.各个对应功能模块性能的高低程度。
-
ERP系统实施的分步反馈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也总结了一个实施方法论——Kingdee Way。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各个子项目内部有机地结合起来,承前启后,滚动发展,各个子项目之间相互协调,自平衡与外部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