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成熟的ERP系统,应具备哪些能力?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3-06-16 10:26:00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应用ERP系统。ERP对企业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为企业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控制业务风险。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一套成熟的ERP系统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呢?
重点一管理与软件并重
所谓成熟的ERP应该首先表现为管理理论、软件功能和应用实践的成熟:
-
软件功能深度成熟度:从MRP到ERP,从BOM到MPS,软件功能与管理目标早已同步延伸到分销、财务、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各个环节,各种功能逐渐定型,应用方案也日益清晰。因此,成熟的ERP也应该体现在这些深度应用环节的成熟上。
管理广度的成熟度:ERP需要超越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范畴,把触角延伸,在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并逐渐形成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业务的特殊需求。
重点二贴合企业生产经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息息相关。信息化的需求遵循分阶段、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种纵向成熟的过程,如果一味追求一步到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人力的浪费,甚至还会造成员工素质、管理基础和软件应用之间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
举例来看,资源竞争形态的企业通常属于多层分销模式、销售渠道结构复杂、物流和资金流的周转速度快以及客户需求复杂,其需求信息基本包括渠道业绩考核、库存的协同控制、销售策略效果分析、市场销售与客户需求变动趋势等内容,对于ERP产品就会有相应的特殊需求。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事、物是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人”的问题是任何IT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事”的本质就是流程,是事务的信息处理流程,是ERP关注的重点。
“物”是ERP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这也是任何利用有形物体进行商业活动的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重点三与企业业务高度集成
ERP把企业看成是完整的系统,对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按照集成的方式来处理企业的各项活动。
如何看一个ERP系统的是否成成熟呢?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多流集成的成熟度:ERP系统应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使企业逐步走向虚拟、敏捷和互动的高级形态。
重点四技术与应用结合
ERP是综合应用了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成果的软件产品。技术和应用的完美结合是系统成熟度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平台的选择并不是成熟ERP的关键因素,但ERP产品的平台应该能支持主流技术,完全提供多平台支持,适合企业今后的IT系统升级改造,满足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高、有发展前景的特点。
ERP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的集成性,所以系统的集成以及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程度应当作为ERP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准。ERP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要从CAD、CAPP等系统中获取数据,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
成熟的ERP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必须是一个稳定的ERP软件,能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所以在技术方面对ERP的要求是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
鼎捷数智认为,成熟的ERP系统能解决企业内不同角色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协同问题,能带给管理者清晰的现状(信息透明、准确)及未来可能的趋势,企业也不能是只求上线而已,而是能够实现指标效益变现到知识变现。
下一页:强强联合,力邦合信携手鼎捷&联通建设“5G智能工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