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法等。
一、  生命周期法
    任何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的过程,整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也不例外,它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新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提出,从而要求设计更新系统,用新系统代替老系统。
    所谓生命周期法就是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去开发系统。生命周期法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个步骤。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规模及资源需求,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其中的分析包括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分析处理方式。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提出系统配置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系统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整与转换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评价,并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按照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作为下一阶段工作流的依据。在每一阶段和步骤中,整个项目可以划分为许多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可各自独立地开展工作,且各部分的工作必须按要求到达各阶段或步骤的终点,这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与控制。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生命周期法也有一些缺陷:
    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线性发展的“瀑布模型”,各阶段须严格按顺序进行,并以各阶段提供的文档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来保证较终应用软件产品的质量,这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用户在初始阶段提出的要求往往不全面也不明确,而在设计过程中,用户可能感到较初的目标达不到要求,需要修改,这给开发工作不仅带来较大的工作量,而且使开发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对于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开发工作可能需要2~3年,在此期间,用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原提出的配置、设计要重新考虑。
    3)系统开发成本高,效率低。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到系统实施,绝大部分靠人工完成。
二、 原型法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1977年开始提出的,它试图改进生命周期法的缺点,它不要求像生命周期法那样对原系统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其基本思想是: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重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在短期内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管理软件的基本框架(成为原型),先运行整个原型,再不断修改、改进、扩展原型,使之逐步完善,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表现在:
    1)原型法的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反馈过程,符合用户对计算机应用认识逐步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开始时,用户和设计者对于系统的功能要求的认识是不完整的、粗糙的。通过建立原型、评价原型、修改原型的循环过程,设计者以原型为媒介,及时取得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完善系统,确保用户要求得到较好满足。
    2)原型法很具体,使用户能很快接触和使用系统,容易为不熟悉计算机应用的用户所接受,可提高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
    3)原型法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对于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不稳定、有变化的系统比较适合。
    但原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对于一个大型的系统,如果不经过系统分析来进行整体性划分,想要直接用屏幕来一个一个的模拟是很困难的。
    2)对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原型法很难构造出模型来供人评价。
    3)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过程混乱的问题,使用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由于工作过程不清,构造原型有一定困难;其次是由于基础管理不好,没有科学合理方法可依,系统开发容易走人机械地模拟原来手工系统的误区。

三、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各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逐步发展而来的。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的目的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软件系统向通用性发展。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对象是数据与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它具有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即可以用某种数据来描述的特征,动态特征即对象所表现的行为或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不必公开这些属性与操作,即对象的封装性。
    2)对象之间有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等几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对象的结构。
    3)把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称为“类”。对象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部分组成。类说明统一描述对象类的结构、应遵守的约束规则以及执行的操作,以便用户了解对象类的具体作用与功能;类实现则由开发人员掌握,用户不必了解。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的继承性。
    4)对象之间可以互送消息。消息就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它应该含有提供服务的对象标识、服务标识、输入信息和回答信息。消息的接收者是提供服务的对象,通过消息进行对象之间的通信。
    一般来说,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本阶段为生命周期法中的需求分析阶段,即对系统将要面临的问题以及用户对系统开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系统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弄清问题是什么。
    2)分析问题和求解问题
    本阶段为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即从问题域中抽象地识别出对象以及其行为、结构、属性、方法等。
    3)整理问题
    本阶段为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即对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的抽象、归类、整理,并较终以范式的形式将它们确定下来。
    4)程序实现
    本阶段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即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整理的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并调试之。
四、 计算机辅助协同软件工程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实现系统开发工作的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提高系统开发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如果严格地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来看,CASE技术是一种辅助软件开发工具;但从CASE的发展对系统开发过程所支持的程度来看,又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CASE的主要目标是:使结构化方法可以全面实施,使原型的建立有了高效率的手段,加快系统的开发过程,使系统开发人员的精力集中于开创性工作,通过自动检查提高软件的质量,提高软件的可重用度,简化系统的维护工作。
    CASE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能实现一个具有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纠正差错功能的交互式开发环境,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通过一个有力的图形接口,实现直观的程序设计。

上一页:案例:甘肃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显著效果

下一页: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内容

相关新闻

  •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内容

    要调查分析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评价现行信息系统的功能、环境和应用状况,再确定信息系统的使命,制定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及相关政策。作为规划来说,一般包括信息系统总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现有资源分析,预测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子计划和信息系统计划的更新等。

  •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上层的数据流程图表达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随着自顶向下逐层展开,表达的功能越来越具体,直到较底层的数据流程图,系统的全部逻辑功能被详细地表达出来。

  • 案例:甘肃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显著效果

    8月上旬,天水市已宣布将天水长城开关厂、天水213机床电器厂、星火机床公司等10户企业认定为“甘肃省企业信息化首批示范企业”,认定另外20户企业为“甘肃省制造信息化工程首批创建企业”。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