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击败企业利润「看不见」的杀手

文:39期《赢》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1-21 13:39:20

  对于旨在获取利润较大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较优的客户服务」、「较小的库存投资」、「高效率、低成本的工厂作业」是三大主要营运目标,然而这些目标在达成过程中却是相互冲突的,比如若库存不足面临缺料,就可能导致交货周期延长,影响订单的准时交付率;而如果库存过多,又会造成库存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增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的较终获利。因此,库存也被视为企业利润“看不见”的杀手,如何实现库存与生产的平衡控制是制造企业十分突出的管理难点。

  “仓库有多大,库存就有多大”、“仓库越大越好,积压总比缺料好”、“仓库大,随处可放”这样传统的库存管理理念已显然不能适应如今制造企业生产计划极端复杂化的需求。如何轻松驾驭不断变化的需求模式,变库存积压为利润,已成为制造企业构筑高效库存管理模式的关键目标。

  高库存 制造企业「隐形的痛」

  “高库存”带给制造型企业的伤痛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是引领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都曾沦为库存居高不下的牺牲品。因此,库存管理对于制造企业利润贡献具有关键性价值。制造企业亟待思考的是,怎样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较大限度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呆滞,加快库存周转,以加速订单交付,赚取更高的利润。

  提高库存周转率「三部曲」

  不难发现,库存不准确、计划不准确、采购量过大、供应商多送、车间现场在制过多、材料在制时间过长、变更带来的影响、呆滞未清理等等,都会影响制造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对此,制造企业是否有能力改善库存呢?制造企业的管理者理应对此有更多的思考。比如,对于仓储日常的事务工作,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面对居高不下的库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积压,以加快库存周转?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日益重要的今天,应该如何理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赚足供应链上每一个关键环节的利润?

  结合改善库存的关键点可以看到,控制采购量、按订单入库、现场在制常清理、库存常盘点、呆滞常清理、及时应对变更、VMI库存管理等都是提高库存周转率的具体举措,关键在于库存准确是基础,控制源头及合理耗用,结合存货管制手法不断优化库存结构,这也是提高库存周转率的「三部曲」。

  让数据说话 布建「指标树」强化管理能力

  在制造企业实施「三部曲」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和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进行过程的改善。然而,数据的准确是数据有效性的基础,否则一切后续的数据分析都没有意义。而信息系统,正是帮助企业获取精准的分析数据的关键来源。我们看到,很多制造企业始终都在寻找提高库存周转率的方法,可是,往往看不到成效。这是因为,人为的控制总存在随意性,信息系统却可以将管理的控制点以及规则在系统内固化,从而驱动管理措施的执行。同时,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改善手法对应的各种监控指标的设定,形成完善的指标树,帮助企业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及检查,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进而达成改善与优化的目标。

  因此,运用“价值树应用提升辅导法”,将能帮助制造企业有效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积压与呆滞,减少材料在制,加快订单交付,较终变库存积压为企业利润。

上一页:阻击缺断料让「零断料」不再是空谈

下一页:BYOD风起云涌 「天使」还是「魔鬼」?

相关新闻

  • BYOD风起云涌 「天使」还是「魔鬼」?

    无论在数据安全领域,还是在IT业界,企业对BYOD现象的关注大有赶超云计算的势头。BYOD所创造的经营收益,是每家企业都无法忽视的。

  • 颠覆制造?3D打印的神话「救赎」

    3D打印将产品设计、生产、较终成型的整个过程还给了原创者,从而开始侵蚀大规模、流水线的传统制造模式。3D 打印若颠覆制造,您怎么看?

  • 阻击缺断料让「零断料」不再是空谈

    制造企业要达成营收目标,除努力研发有价值的产品及开拓客源外,较重要的就是要能谨守交期承诺,准时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尤其在当今制造业,上下游分工愈加细致,上游供应商是否能准时交付,将直接影响下游产业的投产。因此,追求供应链快速响应,提升订单准时交付率,已成为评估制造企业能否在所处供应链环节扮演好角色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客户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更左右了企业的接单机会与营收绩效。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