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ERP系统的培训工作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3.培训工作

3.1  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外对培训含有教育(education)和训练(training)两重意义。前者侧重于哲理和概念,讨论ERP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如何运用ERP系统解决经营生产业务中发生的问题,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效益”,是一种面向业务的培训。后者侧重于应用方法,主要说明“怎样做”,是一种面向软件的培训。一般安排在“教育”之后,结合ERP软件的实施进行。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明了“为什么做”,才能创造性地去处理“怎样做”。有些企业为了“节省”培训费,免去了“教育”的内容,是得不偿失,迟早还得补课。
    ERP同手工管理的一个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规范化的系统(formal system),它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有严肃的工作作风,要求各个岗位人员都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在ERP模式中,每一项数据、名词和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每一项事务处理都有严格的程序。它要求每个人员不仅知道本岗位的工作要求,也了解本岗位的工作质量对其他岗位工作的影响,要求人人都从全局和系统的观点来理解和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各岗位人员对ERP都有了系统的理解和统一的认识,明白了实施ERP的必要性和目标效益,变被动的“要我干”为主动的“我要干(如图27.2所示)”,通过培训要使企业中原来持有观望和反对态度的群体,转变为积极支持的群体,实施中才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ERP软件的功能再强,还要靠人去运用。而ERP的威力只有在人们学会运用它时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所以说,不能把培训简单地看成是一次知识转移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的思想革命过程。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争夺,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有可能开发出创新的产品或服务,这已经是众所周知和不言而喻的事了。就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讲,也是同样道理。从讨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开始,我们就不止一次地强调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而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手段。一个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经理人员来管理员工培训,有良好的培训用的教室(不是借用唱卡拉OK的“多功能厅”临时凑合)和教具(投影仪、白板),对每一位员工都有全年的培训计划,包括内容和起码的培训时间,以及培训费用。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支持基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的焦点。不重视培训,也是企业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培训内容
    这里虽然是讨论实施ERP内部集成,但是本着“由里及外”的精神,培训应当包括供需链管理和内外集成所有的基本知识。当然,不同层次人员培训内容的重点是有区别的,现分别讨论如下。
1.企业高中层经理人员
    对各级一把手,侧重在供需链管理和ERP系统的原理和管理思想,一般可以不谈过细的细节,若有兴趣也可以继续参加实施小组的培训。但是对项目实施中高中层经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交代清楚。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判断是非,以及高中层经理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起到的作用,也要明白无误地讲清楚。这是项目前期阶段要进行的培训。
    在系统实施后期,要向高中层经理人员讲解如何查询所关切问题的操作方法,以及显示屏幕上各种信息数据的意义,这方面内容可以由软件公司或咨询公司来做,也可以由企业的项目经理来做。
    经验表明,当经理人员能够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效果比较好。因此,建议听课之前较好能发给听课人员一些有关供需链管理和ERP知识的图书资料,使经理人员能够在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联系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或带着对ERP系统的疑虑参加培训,并由此能在培训班上展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取得真正的实效。有些企业事先汇编了一些资料印成小册子(如《ERP 100问》),在企业管理层散发,使大家在接受培训前能够预习,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经验。 除了上述内容外,有一个必须培训的共同科目,就是项目交付阶段制订的、由项目领导小组批准执行的“工作准则与工作流程”,这是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宪法,使新零售系统能够“深入人心”。
3。3  培训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国内在培训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向,需要注意纠正。
1.忽视培养企业自身的教员
    如果说ERP系统对企业来讲是一项全新的概念,那么一开始请“外来的和尚念经”可能是免不了的。但是,企业绝对不能总是请“外来和尚念经”,有的企业实施MRPⅡ已经一年多了,来了一批新员工,还要“外来和尚”培训,这就说不过去了。实施一年多,如果自己还不能造就一批教员,说明没有形成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这里埋伏了极大的复辟风险,会导致项目失败。
    企业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教员,这是ERP系统能否在企业扎根的主要条件。要知道“明白”一种道理,同“讲明白”这种道理,“自己会用”同“教会别人用”,在理解和应用层次上的差异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如果企业内部有一批员工能够“讲明白”ERP的道理,能够“教会”新员工使用系统,说明ERP已经深入人 心,工作扎实,不容易出现倒退或“复辟”的现象。
    在培训工作上,同软件公司或咨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必要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有立足于自立自强的指导思想。要培养自己的教员队伍,就象20世纪70~80年代一些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控制(TQC)的工作中,重视培养自己在各个部门的“小教员”一样。只有如此,ERP的管理思想才有可能在企业普及并深入人心只有做到绝大多数员工(比如说一个有2000人的企业中80%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培训)都能接受了培训,即使一旦有个别员工离去,也不至于影响大局,这一点非常重要。
2.重技术、轻管理
    不少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往往只注意软件的程序或指令该如何应用,而忽视应如何正确地使用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来改进管理工作。培训应当围绕“如何用ERP系统解决管理业务问题”来讲解。英文叫做“HowtOsolvethebusinessproblemswithERP system?”,必须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关键是“会应用”而不仅仅是  “会操作”,这涉及到实施ERP项目目标问题,也涉及到对“成功上线”的认识问题。
  3.忽视联系企业实际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因此培训时讲解的重点也应有所区别。要做到这一点较好的办法就是由企业自己的教员来讲,因为“外来和尚”对企业内部问题的理解,总是不如身在企业之中的员工。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教员的道理。不仅要有自己的教员,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案例,编制企业员工“喜闻乐见”和容易吸收消化的自编教材。有新员工来,就用自编的教材进行培训。
4.只知局部,不解全局
    一种常见的偏向就是:每个业务部门只培训这个部门所使用的模块。在进行其他业务系统培训时,这个业务部门的人员不参加。看起来,这样似乎可以节省时间,或节省培训费用。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往往容易出现许多不协调的问题。我们知道,ERP是一种覆盖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集成系统,是一种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会同其他部门发生关系,数据流程也同样有“先导”和“后续”的关系。一个部门所处理的数据是由其他部门处理后输入的,如果不明白其他部门是如何处理,按照什么原则处理,就很难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是我这个部门真正需要的数据。同理,如果不了解下游业务对信息的需求,就很难提供下游真正满意的数据,也谈不上改进。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只知局部,不解全局的做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进行培训。只有了解全局、顾全大局,才能做到协同
  5.忽视考核
    每次培训后,要注意考察学员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课一讲完就拍拍屁股走人。国内一些企业在培训后拟一些思考题,课后限期交卷。题目中除了课程讲解的内容外(如MRP运算等),还要求学员联系自己的部门工作,分析业务流程是否合理,如何改进。本岗位业务同上下游业务的关系,按照信息集成的原理对接受和处理的信息数据的作用和要求,以及如何加快反应速度等等提出建议。要启发员工结合岗位工作深入思考,较后根据答卷,再发结业证书,作为考核员工业绩表现的记录归档。
    我国有不少实施ERP系统的企业对参与ERP系统各个岗位上运行的员工,实行培训后经过考评,发给学业及格证,持证上岗的办法。在待遇上也有所区别。这也是鼓励员工学习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一种激励机制,在企业内创建一种学习文化,值得借鉴。
6.注意温故知新
    学习一门新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反复地复习。经常会碰到一些人,听课时似乎什么都懂了,到实

上一页:ERP内部集成的实施进程和切换环节

下一页:系统数据准备和模拟运行

相关新闻

  • 系统数据准备和模拟运行

    如果真空吸附机的模具设计是一次把门胆同箱胆同时配套加工出来,理想情况下,可以按照设备的日产量来定批量。软件功能模拟必须是各个功能模块同时进行,这是一次系统的测试,把各功能模块单独运行不能掌握模块之间的系统关系。

  • ERP工作准则和工作流程

    ERP系统是一种规范化和条理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岗位上的人员在任何时刻都必须遵循统一的准则和规程工作,不允许各行其是。(2)复核销售管理的集成信息,包括合同、备品备件、参展品、试验品等需求, 确定需求方的优先级别,每天要了解变动情况。

  • ERP内部集成的实施进程和切换环节

    尤其是大企业集团,集团各个分公司之间有着供需关系、形成所谓“内部供需链”模式的企业,应当在同一个ERP项目内一起实施。ERP内部集成系统项目实施的较后落脚点是从现有的传统管理系统向ERP系统的切换,即项目周期的交付阶段。

关注我们

留言板

咨询热线:400-626-5858